“您在刚才的讲座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我们最近的生活学习里也反复听到这个词语,这种关注是不是有点过度了?”“如何减少‘文化折扣’,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一架大型客机需要使用200多种材料,400万—600万个零部件,生产生活中处处是材料。”……这一个个犀利的提问与翔实的回答相继出现在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上。
最近,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圆满收官。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听课人数累计达3.6万人次,连续三年大幅提升。
“一把手”轮值主讲,备课精益求精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6所部校共建高校共同主办的“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活动起始于2018年。自2019年起,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听课对象由原先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家扩展至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大、上外等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各高校深化“大思政”课程的重点抓手。
讲座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邀请高校和智库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帮助广大师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了解党情、国情、世情、市情,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进一步为培育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后备人才而培根铸魂。迄今为止,“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已连续举办7期。
今年,该讲座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邀请了6所高校的主要党政领导轮流担任主讲,向6所共建高校的师生集中授课,全市16个区媒体中心采编人员也一同在线上听课。几经协调推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校长钱旭红、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根据各自的学科专长确定了讲座主题。
暑假期间,6位“一把手”认真备课、提炼主题、优化内容、制作讲座课件。比如,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注重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结合融入,暑假之前就开始集体备课。从7月开始,上海外国语大学尹冬梅书记带领专班,围绕国情教育和大思政课程设计授课内容,并通过多次集体备课和分阶段协同,不断充实完善授课内容。上海交通大学校内8个部门形成“国情教育”工作组,线上线下进行多次交流、研讨,校长丁奎岭对演讲内容精心打磨;有的学校“一把手”临到讲座开始前一小时,还在修改讲课PPT、校核相关数据、推敲有关内容……正是“一把手”们一次次追求精益求精,收获了学生们的真实反馈——“十分精彩”。
讲座主题特色鲜明,贴近学生视角
6场讲座,每一场都特色鲜明,从更贴近高校学生的视角娓娓道来,让莘莘学子感触颇深。
第一讲中,裘新以《关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若干思考》为题,畅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会,并结合如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创新开展网络外宣等内容与师生们做了深入交流。下转 8版(上接第1版)同济大学学生孙嘉艺、马瑜涵等表示,裘新老师带领我们深入把握和理解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源流和核心要义,我们要珍惜大学作为文化交流高地的宝贵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去学习。
“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怎样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对中国传媒领域有什么影响?”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围绕新质生产力深入阐述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国家、上海及高校发展的紧密联系,并剖析了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势。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杨雨寒、韩庆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如讲座中所说‘不断学习,保持开放心态,在交叉中寻求突破’,在信息传播领域做科技传播的领跑者。”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围绕“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从交通与人类文明发展的紧密联系讲起,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有趣的案例,展现了“中国道路”的深厚底蕴和新时代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田仲文表示,现代交通的发展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
“全世界的大学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培养杰出人才?”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校长钱旭红院士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和毛泽东之问谈起,指出中国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亟须以“超限”理念克服发展困境。他勉励同学,“我们的能力远远超越我们所想象的,但是我们许许多多人终其一生,像一个宝库,没有被开发过……”这一充满哲思的鼓励,收获同学们热烈掌声。
作为生物材料专家,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结合自身学科专业背景,解析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有何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刘昌胜告诉学生们,在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性新兴领域涉及的44项新材料关键技术中,中国有37项关键技术处于全球领先优势。“这一比重着实令人振奋、倍感自信。”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传播学院学生柴莹莹表示,新材料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要,作为传播学院的学生,将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学习新材料的知识。
高浓度的金课、高质量的精品课
上海高校“大思政课”的外延还在不断延展。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举全校之力,推进“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建设,从“全校共上一门课,到全社会共上一门课”。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还全力推进了AI大课建设,包含通识基础、专业核心、学科进阶、垂域应用四大序列,首批确立116门AI-BEST课程,新闻学院共有4门课程入选。
上海交大形成了三个不同维度的“大思政课”体系,即书记校长上思政课、“大先生”讲思政课、行业教育进思政课。每年九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都会给近万名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学校还精心策划组织院士讲思政、名家进课堂、科学家精神展览等系列线下活动,让学生敬仰的“大先生”讲信仰,已经成为交大校园一个个常见的场景。
除了开展深入浅出的授课,上海高校还将“大思政”与实践紧密相连。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以“部校媒”共建为契机,导师连续五年带领学生分赴祖国各地,围绕“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等主题展开国情调查实践,先后共有20名教师、近千人次参加。
上外升级“多语种+国际传播”2.0版本,强化主题调研式国际传播实践。学生团队依托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研究,摄制16部多语种“非遗纪录片”,撰写16部多语种“非遗百科”,16册“非遗译名册”,16套非遗线上课程,已与40余所国内外机构达成合作。
“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正成为高浓度的国情教育金课、高质量的专业精品课,丰富了上海高校的“大思政课”,指引学生放眼未来、迎难而上,在学习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
阅读原文
记者丨李蕾 徐瑞哲 黄海华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