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理念普及需时日 运行标准待统一 “时间银行”助力志愿服务走向社区常态化

2022年11月01日

  “时间银行”,于1990年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倡导成立。埃德加曾突发心梗,亲人都不在身边,幸好在朋友的及时救助下才渡过难关。但他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于是他构思了一种“时间回报”模式:如果别人帮助了你,这个人就可以用帮助你的时间去换取另一个人相同时长的帮助。

  至今,全世界已有超过1000家“时间银行”。日本的“时间银行”侧重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注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美国的“时间银行”广泛覆盖,为了解决时间币只存不取的问题,允许志愿者用时间币获得一些费用减免和折扣的商业服务;英国的“时间银行”侧重医疗服务,重视对服务者进行相关培训,中学生也把加入“时间银行”作为加强社会责任感的课程之一。

  “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互助养老的一种新态势,近年来已陆续在我国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展开试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渐趋走向社区常态化。

  然而,由于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尚未普及,公众对“时间银行”认知程度还较低。采访中,多位受访者提到,很多为老志愿者习惯兑换实物,而不愿兑换未来的服务。

  更现实的问题是,全国层面的“时间银行”系统尚未建成,缺乏规范的制度引导和统一的存储、流通、兑换标准,“时间银行”的跨地域存储和使用尚未实现,一定程度上有损“时间银行”信用体系的建立。目前,上海“时间银行”的实践以区为单位试点,时间币的存储、流通、兑换一般在区级、街道社区层面。

  为此,华师大经济学院副教授陈体标建议,首先,要增强“时间银行”可兑换的信用,吸引更多低龄活力老人参与,增加互助养老服务供给,为社区居家养老的非专业养老服务需求提供支撑。“时间银行”的兑换信用可通过设立时间币的兑付担保专项基金来保障,打消参与者疑虑,形成良性代际互助循环体系。

  其次,针对“时间银行”互助服务的可兑换和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在激励机制上应区别对待。将可兑换的市场交易特性和志愿公益的慈善特性分开来,通过时间币的捐赠可将互助服务转换为志愿服务,进而打通“时间银行”互助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信息系统障碍。将公益上海、志愿服务系统、“时间银行”平台的数据对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服务交融。

  此外,目前有关“时间银行”的法规主要集中在省(市)级层面,应在此基础上酝酿制定全国性法律规范,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全国统一通存通兑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时间银行”的标准化建设和后期评估体系,重视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时间币跨地区、跨时间通存通兑。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民政局已牵头制定和完善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系列运行标准,计划逐步将“时间银行”信息系统与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公益上海”等信息系统数据对接,推动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各试点区则设立托底性担保专项资金,用于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特殊老年人群体发放时间币等。


阅读原文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