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虽然节气意义上已入冬,但距离冬至、小寒、大寒等气象学上感到严寒的冰点仍尚有时日。在阵阵加紧的北风促使下,先民积极采用祈报、纳藏、补阳、养生等多种方式,安全、适意且诗意地渡过漫长的冬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有序,人间迎来送往,立冬虽临近四季的终了,却又是新春的伏笔。
故宫二十四节气物候之立冬(摄影:王琎)
《墨妙珠林(卯)·立冬》,清张若霭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冬赏花、试香、品画等雅事尤为文人所好。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十月》局部,能看到众人在此时鉴古赏今的场景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立冬节气喻示着秋尽冬来。
回溯历史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四立”与“八节”的出现是至要节点。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而“分、至、启、闭”则包含了最早创设的八个节气。《左传·僖公五年》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西晋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太平御览》引《左传》旧注:“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意为每到转换的八节,都要详细记录下当时的气候、云色变化等,可见其重要性。
古人之所以称“四立”为“启、闭”,源于对时令阴阳变化的认知,春生夏长,阳气盛,故为“启”;秋收冬藏,阴气盛,故为“闭”;先有“分、至”、后有“启、闭”,立冬节气归于“闭”。虽然节气意义上已入冬,但距离冬至、小寒、大寒等气象学上感到严寒的冰点仍尚有时日。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立冬后还有“小阳春”的现象,让人产生“冬日胜春朝”的错觉,正所谓“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在阵阵加紧的北风促使下,先民积极采用祈报、纳藏、补阳、养生等多种方式,安全、适意且诗意地渡过漫长的冬季。
溯冬:冰冻始寒
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的到来,意味着万物收藏、规避寒冷这一新季节的开始。
《逸周书》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天寒地冻便为冬。汉字“冬”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描摹的是在线绳两端各打一结,引申为“末端、终点”。当出现四季的划分时,冬季成为最后一个季节,“冬”用来指代季节的“终了”,“终”字是于“冬”字基础上增添了表示绳线的绞丝旁。发展到金文时,为了更形象地传达出冬季寒冷这一典型特征,古人便在绳圈里放置了一个“日”字,表示太阳被遮挡,热量被屏蔽,气温下降而体感寒冷。到了竹简上的小篆,字形下方又增加了“仌”,这是“冰”字的最早字形,两个突起形象地传达了地面“冰冻”的现象,后来进一步被简化为两个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冬”字。古人在表达冬季酷寒的体感时,也极富有画面感与创造力。金文“寒”字描摩的是,屋檐下站立的人面朝左方,脚底下踩着两块冰,有“寒打脚起”之意;为了驱除寒意,则在身周放上四把干草做成的草褥子用以御寒。
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里的雉,又称丹鸟,是主司立冬的上古神鸟。《左传·昭公十七年》列举了主司“分、至、启、闭”相对应的神职:“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杜预注:“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历正之属官。”先民基于对立冬时节自然物候细致的观测,发现立冬之后雉鸟渐稀,而海边出现了外壳与野鸡翎羽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并认为大蛤呼出的气形成了海市蜃楼。一如唐元稹《立冬十月节》诗所云:“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迎冬:授衣问岁
从“分、至、启、闭”的划分,可看出古人极为重视季节转换的节点。迎气仪式是通过一系列国家祭祀来实现对季节更迭的尊崇,集中与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等发生交流,在转换的特殊节点上易与天地沟通,以至天人合一的胜境,从而达成祈谷、祈寿、祈平安等诉求。逢四季“启、闭”之日,天子均要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郊外迎接新季节的到来。《后汉书·祭祀志》载:“立春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央,祭黄帝、后土;立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在五郊迎气祭祀的神灵中,青、赤、黄、白、黑五帝为主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五神为辅佐神。
立冬日,迎冬祭祀的黑帝为颛顼,玄冥名禺强,为北方之神,也是冬季之神。《礼记·月令》中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又《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述了玄冥的形象:“北方禺强,人面鸟身,耳两青蛇,践两青蛇。”郭璞注:“玄冥,水神也。”迎冬神的仪式极为盛大,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玄冥》之歌由七十童男童女一起高唱“玄冥陵阴,蛰虫盖臧……籍敛之时,掩收嘉谷”,以祈来年的丰收。
迎冬仪式前三日,天子要沐浴斋戒;仪式结束回朝后,天子将表彰与抚恤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鼓励抵御外敌提振士气。《吕氏春秋·孟冬》曰:“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立冬授衣,则是天子赏赐大臣锦衣裘帽以示慰问。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授衣送暖之习代有沿革。宋代陶谷《清异录》记载:“唐制,立冬进千重袜。其法用罗帛十余层,锦夹络之。”至宋代,祠部规定立冬休假一日,如遇瑞雪则发放“雪寒钱”等,体现出自上对下的优恤。
进入冬月十月,也是祭祖的重要月份。《礼记·月令》中有“孟冬之月天子以猎物祭祀先祖”的记载。《礼记·王制》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祀先祖也。”其中,立冬之日举行的“冬烝”之祭,“烝者,以十月进初稻也”,即以新收获的稻子来祭荐祖先。立冬日,民间农具皆收,耕牛不使,祭祖、饮宴、卜岁尤胜,多以时令佳品向祖灵荐新祭祀,祈求上苍赐予来岁丰年。至今我国部分地区仍存有立冬卜岁习俗,如福建畲族的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霞浦地区的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称为“问苗”,丰收宴请,演戏酬神,热闹非凡。
御冬:藏蔬温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冬季万物凋敝,来年的生产尚未开展,古人早早地做好藏纳食物的准备,以渡过不事农事的漫长冬日。陆游在其《书壁》中云:“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于石《次韵天民有年》中亦述:“三时足勤苦,真乐在冬藏。”以及苏辙的“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等,均形象地说明了古人冬藏乐在其中的生活智慧。
《东京梦华录·十月》载:“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状,充塞道路。时物:姜鼓、刺子、红丝、抹脏、鹅梨、桂、蛇刺、螃蟹。”这里记载的风物“姜豉”,乃唐宋时期开封市肆名馔,形象地说明了古人依节令所制作的冬日佳肴,将有限的食材发挥到极致。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对“姜豉”制作与食用方法有详细的记述。此菜因以姜调味,烹制熟猪肘至肉烂汤浓,汤汁凝冻后,切条成为肉冻,晶莹透明,红白相间,食时浇香醋、姜汁,配以香菜、韭黄调拌,香嫩爽口,为佐酒佳肴。
古人还善腌制咸菜以备冬蔬匮乏时食用。因以盐腌制,故称“盐菜”,又因藏之备用,亦称“藏菜”,更为好听的名字是“春不老”。清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苏州)比户盐藏菘菜于缸瓮,为御冬之旨蓄。皆去其心,呼为藏菜,亦曰盐菜。有经水滴而淡者,名曰水菜。盛以所去之菜心,刳菔葜为条,两者各寸段,盐拌酒渍,入瓶倒埋灰窖,过冬不坏,俗名春不老。”我国北方地区腌菜则以大白菜、白萝卜、蔓菁等蔬菜为主,腌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清人薛宝辰《素食说略·腌菜》云:“白菜拣上好者,每菜一百斤,用盐八斤。多则味咸,少则味淡。腌一昼夜,反覆贮缸内,用大石压定,腌三四日,打稿装坛。”
佳肴须佐以佳酿,同时饮酒不失为冬日祛寒保暖的方法。李白《立冬》名句:“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将冬日那份独有的慵懒与温酒痛饮的快意表达得酣畅淋漓。立冬适宜冬酿,皆因自此气温降低,细菌不易繁殖,使用的水及器具相对容易保持清洁,并可使酒长时间处于低温发酵状态。冬酿正可谓是藉时令、草木、泉水与乡人合力的精粹。顾禄在《清嘉录》中述:“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白露、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曲,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而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我国南方地区至今留有立冬日开酿黄酒至来年立春为止的“冬酿”习俗,如浙江绍兴便有于立冬日开酿黄酒,并进行祭祀“酒神”的活动。
文人士大夫则热衷于立冬宴饮的“暖炉会”,皆因冬月活动减少,闲暇增多,宴饮聚乐、吟诗唱曲、击鼓行令、听戏观舞等,不一而足。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述:“有司进暖炉炭。太庙享新,以告冬朔。诸大刹寺院,设开炉斋供贵家。新装暖阁,低垂绣幕。老稚团菌,浅甚低唱,以应开炉之序。”《岁时广记》引《东京梦华录》记:“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范成大《吴郡志》中也有“十月朔……是日开炉,不问寒燠皆炽炭”的记述。《武林旧事》卷九“张约斋赏心乐事”条则颇费笔墨,形象地描写了立冬家宴的温馨:“十月孟冬,旦日开炉家宴,立冬日家宴,现乐堂暖炉,满霜亭赏蚤霜,烟波观买市,赏小春花,杏花庄挑荠,诗禅堂试香,绘幅楼庆暖阁。”
立冬赏花、试香、品画等雅事尤为文人所好,正所谓“金盏酒羊羔满泛,红炉中兽炭频添。兰堂画阁多妆点。锦茵绣榻,翠幕毡帘。鸾箫谩品,鼍鼓轻掂。唱清音余韵淹淹,捧红牙玉指纤纤。绮罗间盏到休推,宝鸭内香残再拈,玉壶中酒尽重添。”与此番门庭热闹相照应的,却是寒门学子于陋室中的立志,以及借寒冬表达人生境遇的那份旷达与自恰,如“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还有陆游的《立冬日作》:“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养冬:负暄扫疥
天子以“暖”祈冬,民间以“饱”御冬,医家更以“补”来养冬。《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尔雅·释天》曰:“十月为阳。”古人认为,肾脏乃人身阴精阳气之本,冬令阳气潜藏于内,阴精固守充盛,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黄帝内经》道出的养生最高境界即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首先是食补。民谚亦云“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养生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冬气寒,宜食用泰,以热性治其寒。”各地立冬进补的习俗不尽相同。在我国北方,立冬时节要吃饺子,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正是秋冬季节之交,因此“交子之时”要吃饺子;在南方,立冬进补多采用药膳,如选用人参、当归、枸杞、黄芪等中药,配上乌鸡、鸽子、水鸭等肉类煲出一锅喷香的养生汤。
在潮汕地区,立冬时节家家户户吃炒香饭,以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炒制而成,还要吃甘蔗,据说“立冬食蔗不会齿痛”;在漳州,立冬要制作“交冬糍”,以糯米为主料,浸泡蒸熟后于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最后制作成团状,沾裹上芝麻、黄豆或花生粉再拌上白砂糖,香甜软糯;在苏州,立冬少不了品味咸肉菜饭,用正宗霜打后的苏州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以及苏州白米精制而成,鲜碧可爱,风味独特;此外,民间还流传有“神仙粥”的歌谣:“一把糯米煮成汤,7个葱头7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这些食俗与食仪看似平凡,实则神圣,不仅带有庆丰年、酬劳作的意味,更是一种与寒冬的角力与抗衡,以追求生命的平稳过渡。
其次是阳补。农历十月孟冬之卦属坤,意为剥尽、纯阴,极阴意味阳初生,因此又称“阳月”。《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会导致身体出现一派寒象。补充阳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晒后背,列子称其为“负日之暄”,简言之就是背日光而坐“晒太阳”的意思。唐白居易亦十分推崇这一补阳之法,他在《负冬日》一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诗圣杜甫也爱晒太阳,其《西阁曝日》云:“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清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也提倡,清晨早饭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背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再次便是具袚禊意义的清洁,如古老的“扫疥”之俗。古人为了安然无恙地度过严寒,除了准备好冬衣、冬帽以御寒,还必须对身体进行清洁。立冬日,人们多用香汤浴身,不仅可以防止寄生虫与皮肤病,且有效防止瘟疫的流行与传染,为安然过冬提供保障。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云:“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民国初胡祖德编著的《沪谚外编》也记载了上海地区“立冬日,以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曰扫疥。”采桑煎汤洗目则是另一种保健方式,《广济方》谓“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每用十片,遇洗眼日期,煎汤洗之,治眼百疾。”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是时经秋入冬,已得严肃之令,尤能泄降肝胆之郁热。《普济方》《集简方》中均载有以桑叶治青盲、风眼下泪及赤眼涩痛之法。
《论语》云:“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有序,人间迎来送往,立冬虽临近四季的终了,却又是新春的伏笔。在万物蛰居,百具收藏的一片沉寂和冷清中,人们怀抱着对春的期冀,找到了顺应自然,平衡进补之法,保证身体的康健;同时创造出众多巧妙的造物,发明了许多的消遣与娱乐,以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不仅是旺盛的创造力与质朴的生活情趣之体现,更是古人对天道规律的掌握,对生命的参悟与尊重。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古人“相时而动”“相机而动”,感知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并在与时令、天地的和谐中通达自然。正如老子《道德经》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曰明。”万物收藏,养蓄待发,是为立冬。
阅读原文
作者丨方云(香港118现场直播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丨文汇报 整版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