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劳动”,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古人就以汉字字形传达出对“劳动”的理解。那么,你知道“劳动”最早的来历吗?今天的“劳动”和古人说的“劳动”一样吗?历史上,“劳”和“动”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热火朝天的劳动者
中华文明长久以来有重视劳动、记录劳动的传统,这在早期的汉字中就能窥见一斑。
务农是古代中国最常见、最基础的劳动形态。“农”字的甲骨文形体为(见图1),表现的是一个人手拿着农具耨除去田间草木的劳动状态。
图1
商代的劳动者,一般称“众”或“众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常设展中,一片甲骨上就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的记载,意思是某年十一月,商王命令“众人”耕种土地,并占卜询问此次劳作会否丰收。此处的“协”字写成上“劦”下“口”之形,而“劦”就是三个耒并列翻耕的形象。
另外,渔猎也是商代重要的劳动生产活动。甲骨文中的“鲧”字作(见图2),就是手持钓竿钓鱼之形,而(见图3)即双手张网捕鱼。人们习惯用网捕获动物,还有表示捕鸟的(见图4)、捕兔子的(见图5),后来它们分别逐渐演变成“罗”和“罝”字。《诗经》里的“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和“肃肃兔罝,施于中林”等句子中就包含了这两个字的本义。
图2
图3
图4
图5
当时,手工业已发展成社会经济的独立部门。因此,在甲骨文中出现了“工”字,常用来指称手工业劳动者。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工人”一词,如《荀子·儒效》中“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其含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工人”差别不大。
商代最先进的手工业技术门类当数青铜冶铸。甲骨文中的(见图6)和西周早期金文里的(见图7),都非常具体地表现出用双手将熔液从倒置的容器里浇灌至范具中的样子,这个字就是“铸”的表意初文,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热火朝天的劳动状态。
图6
图7
无论是农业、畜牧业、渔业,还是手工业,早在数千年前,中国社会就有了专业的劳动者,甚至形成了如今所谓的“供应链”“产业链”。如此丰富多样的生产劳动,不仅保证了王朝的正常运转,也让我们看到了广大劳动者的艰辛不易。
刻在基因里的记忆
在上海博物馆中藏有一批珍贵的战国楚简,在其中一枚竹简上,便能看到战国时期楚国人书写的“劳”字,上面是两个“火”,下面是一个“衣”,这和今天所写的“劳”在字的形体上有些不同,但它其实正承袭自甲骨文。
有学者认为,这种字形即指人在灯火下缝衣,以表“辛劳”之意。这让人联想到《诗经》中有“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和唐代诗人孟郊笔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甲骨文字形看,殷商时期的祖先,早就把这种场景和记忆契刻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了。
除此之外,“劳”字的写法还有另外两种。
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件中山国的青铜鼎,在它的铭文中,作器者称赞国君能够“忧劳邦家”。此处的“劳”字写成从“心”的形,有治国者“劳心劳智”的意思。下部从“力”的“勞”字,始见于战国晚期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和西汉时期的马王堆简帛文献中。研究发现,从“力”的“劳”形是秦汉文字中的主流写法。
再说说“动”字。甲骨文中尚未见到可以被确认是“动”的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中和战国时期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上,都用“童”字假借表示“动”。目前出土的楚系简帛文献中,“动”字也大多写成以“童”为声符的形声字,如“僮”。而从力重声的“動”字则基本出现在秦汉简帛里,并被一路沿袭下来。
所以说,战国时期,当要记录“动”时,楚国人大多喜欢用从“童”得声的字,而秦国人喜欢用“重”。这反映了秦、楚两个地区的用字差异,即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书写形式去记录语言中的同一个词。
今天的普通人,大概不认识甲骨文中的“劳”字了,也不会有多少人把“僮”字和“动”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和大家熟知的“书同文”有很大关系。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将当时各地区使用的文字统一成了秦国标准。
古今含义,大不相同
“劳动”的连用最早见于《庄子·让王》篇:“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这句话中的“劳动”与“休食”对言,指“活动身体”。《后汉书·方术列传》中也有类似表达,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后来,传统医学典籍里的用法也和此处差不多。
“劳动”在汉语言文字发展史中经历过较为复杂的演变。 资料图片
三国时,《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中有“劳动我边境,侵扰我氐羌”。文中“劳动边境”的“劳动”是“使烦劳”的意思,和前面说的“活动身体”的意思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
而我们今天所常用的“劳动”,其含义和古代中国典籍里的“劳动”还有一定的距离。
现代汉语中的“劳动”一词和日语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量西方政治思想和语汇传入日本。1884年,日本期刊《六合杂志》中开始出现“劳动”和“劳动者”这两个词。在1888年日本出版的《和译字汇》和《附音插图和译英字汇》这两部工具书中,也都将英语“work-folk”一词翻译为“劳动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日本迅速传播,“劳动者”大量出现在日本社会主义文献中。
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一书的中译本,译者罗大维便直接将“劳动者”这个日文术语引入。1908年,民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也使用了“劳动者”。到了1915年,商务印书馆刊行《辞源》,其中说:“凡用体力以从事工作,谓之劳动。因谓专恃作工以谋生活之人为劳动者。”这是近现代学术史上首部收录“劳动”和“劳动者”的词典。此后,现代汉语中“劳动”和“劳动者”的含义便固定了下来。
相较于咖啡、沙发、迪士尼等直接音译自外语的词汇,这种从中国“借出”又“回借”的外来词通常更难辨认。而“潜伏”在现代汉语中的类似特殊“舶来品”,还有社会、革命、法则、范畴等等。所以说,追根溯源,“劳动”这个如今非常常用、看似特别简单的词,也有一段曲折的“身世”。
阅读原文
作者丨许可(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中文系讲师)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