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2025脂肪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审定会在沪召开

2025年03月05日 卓越学术 健康+

  3月1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与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共同主办,香港118现场直播站老龄研究院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香港118现场直播站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研究中心承办的“脂肪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审定会暨脂肪衰老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议汇聚了国内脂肪衰老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脂肪衰老”这一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脂肪衰老的生物标志物、前沿技术以及相关临床应用的转化问题。专家们在会议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动脂肪衰老的科学评估、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以减缓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转化纽带,加速脂肪衰老的精准诊断与干预的研究进程,为人类的脂肪健康老化作出突出贡献。

  会议由同济大学裴钢院士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老龄研究院院长孟钟捷,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杭文权,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军和华东师大医学院筹建办公室主任兼医学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徐敏华出席会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峰教授与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副院长马欣然,以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强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论坛召开前,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出席了会前交流会,与出席论坛的裴钢院士、宁光院士以及各位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座谈。梅兵就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的建设发展作了介绍,表示将积极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工作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将老龄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平台。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合作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出席会前交流会

  马欣然教授在主持论坛时指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不仅为学术界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为推动脂肪衰老及老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他期待通过与会专家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能够激发出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为应对老龄化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副院长马欣然主持论坛

  孟钟捷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华东师大的发展历程,并深入阐释了学校成立老龄研究院的宗旨、使命与愿景。孟钟捷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华东师大正在依托其在老龄研究领域多学科交叉与文理融合的显著学术优势,特别是在健康老龄研究这一重点发展方向上的深厚积累,将全面整合校内研究资源,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银龄行动计划,为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老龄研究院院长孟钟捷致辞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杭文权在致辞中指出,要联动闵行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推动资源下沉,加强医院与高校合作,医院应继续发挥自身在临床实践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杭文权重点介绍卫健委老龄相关工作的职责以及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表示将与华东师大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上海健康老龄事业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杭文权致辞

  刘军详细介绍了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香港118现场直播站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医院在推动转化医学发展方面的决心和努力。刘军表示,第五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医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寻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医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聚焦老年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源等方面,在医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3E59F9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军致辞

  徐敏华介绍了医学健康研究院成立以来的进展,并提出医学健康研究院与老龄研究院在共同推进老龄健康方面具有众多共同点和合作机遇。她指出,老龄研究院作为一个多学科、跨机构的研究平台,聚集了众多精英学者,不仅在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在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等领域也拥有突出的科研实力。未来两大研究院将共同集结研究力量,聚焦人口老龄化中的重大问题,加大文理交叉研究团队建设,大力推动老龄科学研究的发展。

3A6953

华东师大医学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徐敏华致辞

  在专家共识审定会上,裴钢院士在讲话中指出脂肪衰老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作为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脂肪组织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变化,而对其进行活检、影像学诊断及衰老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为早期预警和干预衰老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裴钢院士进一步强调,脂肪衰老研究不应局限于生物学范畴,应结合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发智能化的脂肪衰老预测模型。只有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推动脂肪衰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并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

大会荣誉主席裴钢院士讲话

  随后,宁光院士在讲话中强调,衰老是众多慢性疾病发生的核心风险因素,其过程涉及多种器官的代谢变化。其中,脂肪衰老作为驱动全身衰老的“先行者”,被认为是衰老的重要标志和关键驱动因素。因此,与会专家们应立足国际前沿,结合中国人群特点,系统性地探讨脂肪衰老标志物的基础与临床评估及分级体系,这将为深入理解衰老机制、精准评估衰老进程以及有效干预衰老及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大会荣誉主席宁光院士讲话

  共识审定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峰教授、香港118现场直播站老龄研究院马欣然教授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强力教授依次介绍了脂肪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讨论稿的核心要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脂肪衰老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涉及脂肪衰老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脂肪衰老及脂肪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定义,筛选脂肪衰老标志物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脂肪衰老标志物的推荐清单:依据脂肪衰老标志物的遴选依据和证据强度判定标准,提出脂肪衰老涉及分子、细胞、器官、个体和群体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改变,并具备易于测量、非侵入性或微创性特点。从功能、影像、体液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拟推荐标志物的具体清单。

  脂肪衰老标志物研究的行动框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推动我国大区域脂肪组织活检研究计划的标准和拓展队列建设;(2)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脂肪衰老标志物网络,寻找脂肪衰老的拐点、明确干预的时间节点;(3)推进生物标志物影像和体液检测技术的开发,建立基于AI的脂肪生物学年龄衡量体系和相关疾病预测的模型;(4)产、学、研相结合,推动脂肪衰老标志物研究指南标准的建立和应用。

大会主席刘峰教授介绍脂肪衰老功能标志物

大会主席马欣然教授介绍脂肪衰老影像标志物

大会主席强力教授介绍脂肪衰老体液与活检标志物

  随后,与会专家们针对讨论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他们结合各自的学科专长,从脂肪衰老标志物的量化评估和现有临床队列的实际数据出发,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这对完善专家共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专家审定会总结阶段,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衰老生物学分会副会长刘光慧研究员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上各位专家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他指出,脂肪组织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异质性,是驱动机体衰老的先行因素。然而,当前脂肪衰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多维度全面度量脂肪衰老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为此,他提出倡议:未来亟需开展针对中国人群的脂肪衰老系统性研究,建立专门针对脂肪衰老的研究范式,构建连接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桥梁,形成综合性研究模型。同时,应制定衡量人类脂肪衰老的标准体系与研究指南,为通过干预脂肪衰老、改善重大慢性疾病、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衰老生物学分会副会长刘光慧总结

  最后,裴钢院士作总结讲话。他呼吁与会专家积极参与,在联合体构建的框架下,搭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推动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裴钢院士强调,这不仅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还将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他指出,脂肪衰老的研究应紧紧围绕“共识、共行、共享”的目标展开,通过多学科协作与资源整合,为未来脂肪健康研究与实践提供坚实的科学保障,助力全球衰老研究的前沿探索。

与会领导及专家合影

  本次会议确立了我国在“脂肪衰老标志物”领域的行动框架,并就脂肪衰老标志物的评估体系与实施路径达成了初步共识。这不仅为我国衰老研究领域的持续推进和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老龄研究院 文|马欣然 审核|邹文、吴瑞君 编辑|隋华颖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