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谋新篇、重交叉、促转型

华东师大召开2025年上半年文科科研工作会议

2025年04月06日 卓越学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扎实落实《香港118现场直播站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于4月2日上午在闵行校区教师之家召开2025年上半年文科科研工作例会。会议以“谋新篇、重交叉、促转型,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三年攻坚行动”为主题,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主持。

华东师大召开2025年上半年文科科研工作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罗金才受邀作题为“智慧文科建设的思考与举措”的专题报告。罗金才从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分析与思考、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海交大在智慧文科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具体实践,并以“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项目”为例介绍了学校在多学科交叉、有组织科研、通过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的典型举措。他表示,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科领域需要主动拥抱变化,通过人工智能( AI )与人类智慧( HI )充分融合,将为文科领域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开辟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文科领域也将率先示范,引领AI应用,打造AI&HI融合生态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罗金才作专题报告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教授作专题报告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教授作题为“大模型与文科科研范式转型”的专题报告,分享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学科、民族古文字研究和社会实验的案例。研究院自主研发教育学科大模型“启创(InnoSpark)”已正式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学和学习提供精准支持;与东巴文化研究院共同研发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以数智驱动冷门绝学焕发新机、以科技赋能民族文字与非遗文化传承;联合研发社会实验平台,广泛应用于心理、社会、传播、经济、伦理等多学科领域,帮助研究者高效完成复杂社会科学实验。周爱民指出,科研创新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注重提前谋划布局、精准把握趋势抢抓机遇,同时强调“执行力”是跨学科团队成功的核心要素,高效的资源整合与任务推进能力对项目成败至关重要。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作报告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详细介绍了《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哲学社会科学卓越学术行动计划2.0》和《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服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攻坚行动(2025-2027)实施方案》。他提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将以“1+2+N”模式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卓越学术行动计划2.0,以服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攻坚计划为核心牵引,以学科交叉研究创新行动计划和AI赋能文科高质量发展计划为重点突破,高校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与成果应用计划、文科卓越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文科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政启民卓越服务提升计划、文科国际话语能力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计划、学术期刊集群繁荣发展计划与文科卓越治理行动计划齐头并进。吕志峰表示,希望各文科院系、基地平台能够结合自身特色,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学科+重点领域”高水平布局推进,切实推动攻坚行动计划落地并见成效,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科高质量交叉创新以及AI赋能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作出华东师大的独特探索、创新与贡献。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霍九仓介绍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

  重点工作布置环节,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霍九仓就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去年学校在该项目上的优异表现,并重点讲解了今年的新变化和要求。吕志峰就本学期文科科研重点工作和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和风险防范等要求进行了布置和宣讲。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作总结讲话

  雷启立从文科科研的时代使命与学校战略定位出发,要求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文科科研的转型机遇,做强文科、做精文科、做新文科,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一是守正创新,开辟新赛道与夯实老赛道并重。文科科研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硬转化”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协作和技术赋能,将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实质性支撑。同时,赓续文脉传统的“老把式”是文科创新发展的根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巩固发扬。二是主动作为,抢抓机遇谋突破。各学科院系、基地平台要迅速行动,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行动方案,明确关键抓手和突破点。“有为才能有位”,在国家重大战略工作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和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唯有实干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成果与贡献导向,用实绩赢未来。他强调,“只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才能赢得更多支持和发展机会”,激励全校上下以实际行动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文科与AI双向赋能,探索交叉新范式。通过双向协同创新,学校有望在人工智能与文科交叉领域形成独特学术优势,为科研创新贡献师大智慧。

  各文科院系科研负责人、教育部重点基地和校管科研平台负责人、发展规划部(重点建设办公室)、院系科研秘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成员等80余人出席会议,并就AI赋能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创新发展、文科科研成果转化、文科有组织科研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图文、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邓安之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