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丨华东师大上海两会代表委员建真言、谋良策

2023年01月16日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1-15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月10-14日举行。华东师大孟钟捷、段纯刚、林和春3位市人大代表,陈振楼、徐斌艳、张文明、贺樑、姜雪峰、周立旻、吴瑞君、吕长虹、李大力、陈俊、柯政等11名市政协委员分别参加会议。

28212E

华东师大市人大代表会场合影

华东师大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场合影

  华东师大代表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夯实上海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推动智能教育、打通科研成果和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优化基础研究的结构与投入、设立“星光计划”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完善政策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上海发展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长期研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真言、谋良策。

  为使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上海两会期间我校代表委员情况,特开辟“媒体关注丨华东师大上海两会代表委员建真言、谋良策”专题,搜集媒体有关报道,持续摘编更新我校代表委员观点。观点摘编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新闻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报、文汇网、澎湃新闻、政协头条、上海科协、东方网、上海科技报、第一教育、青春上海、青年报等媒体和平台的报道。


孟钟捷代表

  ·盘活科技创新资源,为上海拔尖人才培养“赋能”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教务处处长孟钟捷建议,加强上海市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孟钟捷建议,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创新行动,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还要组建上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协同培养机制,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创新问题为抓手、育人共同体为支撑,促使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相关阅读:

  新民晚报丨两会声音丨拔尖创新人才怎么培养?来自香港118现场直播站的市人大代表孟钟捷这样建议

  文汇网丨孟钟捷代表:盘活科技创新资源,为上海拔尖人才培养“赋能”

  第一教育丨两会声音 | 如何打通创新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解放日报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让顶尖人才成为具有吸附力的"节点",实现以才聚才 以"人才活水"激荡创新"一池春水"


段纯刚代表

40BF54

  ·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市人大代表、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段纯刚谈道:“龚市长的报告求真务实,是一个振奋人心,凝聚士气的报告!报告客观回顾了上海过去五年走过的历程,用数字说话,展现了上海所取得的无可辩驳的成绩!作为高校代表,我尤其注意到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仍然达到了全市GDP4.2%左右。这样一个信号,直接折射出市政府坚持科技兴国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也给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吃下定心丸,坚定了我们一起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更加美丽的大上海做出新贡献的决心!”

  相关报道:

  上海民盟丨两会履职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这样说


林和春代表

1B0278

  ·聚焦《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市人大代表、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林和春指出,《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加快上海市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他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条例》贯彻落实监督,真正让《条例》惠及更多的残障人士。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协作,指定牵头部门从实用化、人性化角度出发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三是建议选取某个路段的道路无障碍建设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促进和完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注重区校协同

  市人大代表、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林和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等,踊跃发言,他建议进一步发挥闵行高校优势,鼓励高校毕业生就地创业。同时,加强区校合作共建,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助力闵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报道:

  上海民进丨【聚焦两会】分组讨论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二)


陈振楼委员

  ·关于夯实上海乡村振兴人才基础的建议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民进上海市委委员陈振楼指出,人才问题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上海市郊农村也同样面临这一瓶颈,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

  陈振楼建议,首先要多策并举,重点解决乡村紧缺的产业人才引进,构建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的人才体制机制。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三,要优化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进入农村农业。此外,还要提升汇聚农村地区的人气,不断增强乡村活力。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进入农村的各类文学家、艺术家、导演、网红大咖等在农村形象塑造和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关阅读:

  青年报丨代表委员支招:吸引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青年走进广袤田野 让乡村成为青年心中的诗和远方

  央广网丨两会问计丨陈振楼委员:夯实上海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首要聚焦乡村紧缺的产业人才引进

  青春上海丨两会专题丨代表委员支招,如何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新民晚报丨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授陈振楼建言夯实上海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联合时报丨出实招·谋良策


徐斌艳委员

  ·构建跨学科科创教育数字化平台

  上海市政协委员、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徐斌艳调查发现,上海各种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项目由不同的单位负责,资源未能共享集成;目前科创教育的资源或项目主要放在中学,科创教育覆盖的群体较为局限,尤其对幼儿园的科创教育重视不够。

  徐斌艳建议,构建跨学科科创教育的数字化平台,提出整体性、体现上海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行动方案。为儿童设计跨学科科创教育方案,从小培养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专注力。重视女生在跨学科科创教育中的机会,可以设立“女生研究日”,集中展示交流研究过程、研究作品等。开展跨学科专业职业认知教育专题课程,为今后选择跨学科专业的实践性岗位或研究型岗位做准备。

  相关阅读:

  第一教育丨两会声音丨如何打通创新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上海科技报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塑造发展新功能新优势


张文明委员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实现最大化赋能 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华东师大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校致公党委员会主委张文明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人才引进政策应该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倾斜,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未来的人才支持方面,应尽可能向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倾斜,要注重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集中力量支持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发展。

  张文明建议应重视引进人才团队建设,对海外应届博士生的引进建议尽可能在既有研究团队基础上引进,这样可以发挥海归人才的专业优势,有助于引进的高端人才在相关领域延续所学,继续作出贡献;还应大力支持关键制造业方面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应建立针对创业型人才评价的体系,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支持的依据。此外张文明提出,建议结合五大新城建设,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留学归国人才积极参与五大新城建设,提升五大新城的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留住人、留住人才,需进一步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张文明建议,拓展保障范围,确保需求人群“住得到”; 进一步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确保需求人群“住得起”; 做好空间优化、房屋改造、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全面优化住房质量,确保需求人群“住得好”。

  相关阅读:

  中国新闻网丨沪政协委员吁实现最大化赋能 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海归学人丨两会声音|张文明委员:实现最大化赋能 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香港镜报丨2023上海兩會 |本市留學歸國人才服務政策如何優化?致公黨市委集體提案這樣建議

  上海致公【媒体报道】中国侨网:致公党上海市委提案《实现最大化赋能 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网易号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与委员们进行深入交流


贺樑委员

  ·以合乎伦理的方式推动智能教育

  当前,一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教育产品由于可解释性、问责性、安全性及公平性等原因,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而智能教育伦理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又对智能教育的指导作用不强。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常委、校九三学社委员会主委贺樑认为,应尽快开展智能教育伦理内涵外延界定的定性研究和智能教育伦理可量化可评测的定量方法研究;制定智能教育伦理量化评价标准,建设智能教育伦理量化评测数据集;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智能教育伦理风险理论体系,明确智能教育伦理风险内涵外延的界定方法和范围,建立可动态更新的智能教育伦理风险清单;基于风险清单,开展风险定量评测和流程设计,为开展智能教育伦理风险评测奠定基础。

  ·关于加大青年类基金支持力度的建议

视频来源:纵相新闻

  贺樑委员建议,通过加强机制的引导,进一步开辟渠道,在学校遴选过程中给予青年科技人才获取科研基金更多的机会。同时市级层面提升青年人才获取基金的比例。此外,贺樑委员还建议,让青年人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中,避免他们的热情被繁琐的项目申请、过程检查和报销等流程所消磨。

  相关阅读:

  上海科技报丨以合乎伦理的方式推动智能教育

  东方网丨新青年、新农村、新科技……开局之年,“新委员”聚焦这些上海的"新"议题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丨两会时间丨今年,这些集体提案亮了……

  东方网丨委员建议各类基金加大对青年人扶持


姜雪峰委员

  ·搭建桥梁,打通科研成果和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视频来源:长三角之声

  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认为,科学体系里的语言、评价判断方式以及目标方向,与企业运行里的体系完全不一样,本质上是有矛盾的。没有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的所谓科学,又会走进狭窄的死胡同。这样的矛盾,也是产学研打通的另一个难点。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没有基础研究的系统精深,就不可能有产业应用真正的核心价值出现。所以,科研项目的支持导向是关键。这次两会,他所提交的提案就将针对打通产业与科技之间的一座“桥”

  姜雪峰委员建议,可建立对企业“科创属性”的鼓励机制,不仅仅是上市企业需要科创属性评价支持,初创发展企业同样应该有所评价支持。同时要建立对科学研究的产业转化评价机制,在人才评定、职称评定、项目评定加强明确这一权重,项目指标中如何增加这一“附加分”指标,就会增加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研究比例出现。姜雪峰还表示,可以建立两个体系的“翻译”科学体系,可以在市级的人才项目中,建立固定的交流平台,提供固定的交流经费支持,令科创中心的产学研对话实现平台化、常态化、协同化。

  ·关于加强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力度和广度的建议

视频来源:文汇报

视频来源:人民网

视频来源:央视网

  上海市政协委员、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拟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加强上海地方财政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姜雪峰在提案中认为,上海市加强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支持的细化分类,不断加强薄弱不稳定的交接环节,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充满后劲、不断飞跃的重要环节。

  姜雪峰还建议,增加“揭榜挂帅”项目的比例,形成面向全社会的“非层级审报制”的自由申报体系,让有能力、愿意干的科技工作者,把国家的需要转化成自己的科学问题,用智慧力量突破“卡脖子”问题;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项目支持体系,建立交叉学科申报体系,形成上海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形成上海创新创业新局面。

  相关阅读:

  东方网丨姜雪峰委员:搭建桥梁,打通科研成果和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科技报丨产业与科学,两者之间的桥梁如何搭建?

  青春上海丨两会青声5年“死磕”科普,这位年轻的“老”委员这次瞄准“产学研”

  澎湃新闻丨上海市政协委员姜雪峰:打通产学研不易,先做三方面努力

  青年报丨打通产业与科技之间的"桥" 姜雪峰:建立产学研的评价机制来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澎湃新闻丨上海市政协委员姜雪峰建议:加强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力度和广度

  新民晚报丨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授姜雪峰建言优化基础研究的结构与投入

  人民网丨政协委员姜雪峰:大力支持基础科研科创 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新华网丨2023上海两会积极搭建桥梁 打通产业与科技“最后一公里”

  文汇网丨姜雪峰委员:学术与产业需要一套翻译体系,让产学研对话平台化

  央视网丨上海两会姜雪峰委员:鼓励企业融入“科创属性” 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上海青联丨两会青声5年“死磕”科普,这位年轻的“老”委员这次瞄准“产学研”

  上海科技报丨五年“死磕”一件事 执着奔波建诤言 市政协委员姜雪峰的履职故事

  文汇网丨视频丨上海科创怎么搞?

  文汇报丨三大先导产业如何实现“倍增” 代表委员建议:高校企业政府资本应有“入局意识”,增强科创策源功能

  文汇报丨将科技创新视作现代化建设“关键一招”,需要各个创新要素形成合力——聚焦“从0到10”创新全过程,培育“核爆点”


周立旻委员

  ·设立“星光计划”聚焦本科人才培养

视频来源:上海科协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民进上海市委委员、校民进委员会副主委周立旻认为,拔尖人才需要有跨界的思维,需要有更多学科交叉的资源来支撑他们成长,目前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聚集了全球最好的人、财、物的资源,这些资源应该向初涉科创的本科学生、本科人才进行辐射。

  因此周立旻建议,第一,建议教委在“四类高峰”建设过程中特设一个拔尖人才培养专项,来支撑这些拔尖人才跨校选课、跨校培养,同时利用上海科创中心的一些大型国之重器,来开展他们“0到1”的、天马行空般的科学研究探索。第二,建议再设立一个“星光计划”。目前的人才培养,对于教师来说有35岁以下的“晨光”,有45岁以下的“曙光”。对于学生来说,周立旻提出建立“星光计划”,来追踪培养这些学生。

  相关阅读:

  今日头条丨即将进入上海“两会”时间 政协委员今晚报到


吴瑞君委员

  ·如何在“15分钟”距离内养老
  市政协委员吴瑞君调研后发现,目前,上海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总量相对可以,更突出的是结构性矛盾,建议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空间分布。她建议从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需求端科学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老年人口对老年公共资源的可获得性。政府在完善托底服务之外,可以把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交给市场,同时鼓励企业设计产品时更好考虑为老需求。吴瑞君认为,浦东新区的整合服务平台或许可作参考——通过“下单”来满足那些比较分散或稀缺的需求。

  ·建立上海籍海外留学生回流引导机制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校长助理吴瑞君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从上海出去的留学生,建立一种引导机制,让他们学成以后回到上海参加上海的建设。她建议建立上海籍海外留学生动态跟踪机制;依托线上线下实习项目,提前锁定海外留学人才;加强海内外信息沟通,优化海归人才政策的宣传方式。有研究表明,前期回流人才会对后期人才回流决策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建议完善政策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市政协委员吴瑞君代表农工党上海市委发言呼吁,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求,在鼓励按政策生育三孩并加以方向性引导基础上,以提高二孩生育率作为优先目标,政策着力点主要放在 “想生不敢生”的家庭,为其减负赋能,促进上海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吴瑞君建议,要完善面向家庭的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的支持政策;出台面向常住人口的生育激励政策,逐步实施针对育儿家庭的住房支持政策;建议保障孕产女性就业权益和生育福利,实施 ‘家庭友好型企业认证’制度,营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强化青年适龄婚育的宣传。

  相关阅读:

  上观新闻丨为何有些年轻家庭“想生不敢生”?政协委员建议减轻养育经济负担

  澎湃新闻丨两会声音想生不敢生?委员建议完善政策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上观新闻丨“15分钟”距离内,上海老人如何养老?

  解放日报丨上海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织密社区服务点 15分钟距离内,更合理供给养老服务

  上观新闻丨“向世界推广上海品牌!”今年上海两会政协委员关心啥?我们替你问了问

  上海农工党丨两会速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两位农工党委员发言


吕长虹委员

  ·提升协商议政质量水平的建议  

  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吕长虹指出,教育、科技有很多问题是类似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建议教育界别和科技界别加强联系,形成更多提案建言。

  相关阅读:

  政协头条丨上海市政协委员分组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联合时报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政协智慧

  上海民盟两会履职丨在昨天的分组会议上,他们迸发思想的火花


李大力委员

  ·关于优化新时代上海引进人才工作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李大力在“关于优化新时代上海引进人才工作的建议”提案中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上海引进人才政策的效能。在指出本市引进人才工作不足的同时,提案建议:完善人才引进后的追踪监管,为后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允许约定服务期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效平衡企业与人才间的利益关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确保引进人才服务上海建设;在政策制订中有效平衡各方利益,根据本市总体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动态调整;制订公开透明的人才认定规定等。

  李大力委员提醒,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住,要改进“重人才引进,轻人才监管;重学历人才,轻技能人才;重政府规划,轻企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阅读:

  政协头条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关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政协头条丨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助力上海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人民日报丨大江东︱上海政协委员热议:担当引人注目 信心重于黄金

  联合时报丨助力上海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联合时报丨助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上海民革丨【两会时间丨建言】委员热议:这是上海市政府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陈俊委员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让市民对城市文化软实力有高认同的对策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香港118现场直播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俊认为,要加强彰显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制度供给和加强彰显上海法治名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制度保障。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陈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需要正视困难,持续推进、扬善纠偏、弘扬美德、传播正气;需要久久为功;需要积极作为,加强制度保障。

  ·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为抓手推进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

  陈俊建议由上海牵头推进“示范区”这一抓手在制度共建上率先发力,由上海牵头统一示范区规则标准并向国家标准迈进,上海牵头推进联席共建营商环境平台和合作机制,加强合规竞争协同管理推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请中央出台涉及长三角示范区等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

  相关阅读:

  澎湃新闻丨两会观察|人民城市的高品质生活,“高”在哪?


柯政委员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提升上海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兼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认为,在现代经济的生产全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上海之所以一直在多方面领先全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上海的人才优势。当前的上海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人才。但他通过近些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据,特别是与江苏、浙江等地的比较数据分析得出,有一个形势让我们感到非常的不安,那就是上海这座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相对吸引力在下降。影响一个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对上海来说,制约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矛盾就是住房问题。所以,破解上海市人才吸引力问题,必须要直面住房这一个关键问题,通过优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来推动全市人才工作的发展。他建议学习借鉴香港高校的经验,通过大幅提升住房补贴,让各层次人才在上海都能租住得起体面的房子,让房子问题不再成为人才选择上海的最大减分因素,反而成为加分因素。

  ·离沪年轻人“跳槽”到外省市工作,建议统一制定情况说明模板

  离沪年轻人“跳槽”到外省市单位工作,如果想入编,对方需要原单位提供的同意函才行,但原单位往往拒绝盖章。市政协委员、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教授柯政为此提案,建议上海市有关部门针对这种情况,统一制定一个情况说明模板,一方面不违背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大部分现实问题。

  相关阅读:

  新民晚报丨离沪年轻人“跳槽”到外省市工作,入编需原单位同意函怎么办?政协委员支招


摘编、整理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