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2024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2024年09月22日 教育强国 卓越育人

  担当教育新使命,奋进强国新征程。2024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二阶段第三讲《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日通过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央视频等多个平台同步播出。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路阳共同为全国高校师生带来示范微党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党委书记梅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灿烂的中华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同样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插上不可或缺的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新时代,闪耀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灼灼光芒。坚守这样的价值追求,“我们走自己的路”,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

  高校是文化繁荣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时代新人培养的关键一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重点在把方向、强能力、善融通上做好文章。

  一是抓好教育引导,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我们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精心打磨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实践”等教学实践路线。我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致力于接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提升原创能力,深入探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我们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建设“AI+表意文字大数据学科体系,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我们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进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研究,开设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课程,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养分。

  三是建设多维平台,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厚德重行、修身养德,这就使“立德树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具体的内容要求。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路阳

  在云南山区、高原深处,我在云南寻甸参与了学校的“教育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从创新人才培养到乡村校长成长,从组建乡村学校合唱团到助力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实现零突破,4年来,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以“教育筑梦”计划助力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校友实现教育梦想,惠及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余名师生,以一个又一个朴素的教育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而每一次的“教育筑梦”,学校都将社会大课堂与教学小课堂连在了一起,让我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真实体验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长效的培养机制,融入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文明创建、文化传播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教育引导、文化浸润、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育人创新中提供涵养和滋润。

  无论是上好一堂课,还是助力一个教育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香港118现场直播站,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紧密结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做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学校身处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海派文化。

  新征程上,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将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特色探索高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吴潇岚 、窦雨萧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