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2024年暑期AI赋能教师教学创新研修活动正式启动

2024年07月04日 卓越育人 AI在华东师大

  在教学中引入AIGC以后,教师的教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了?学生的学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了?当下的教与学应当如何被重新定义?

  未来,顶尖的程序员是什么样子的?当下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业被允许使用AI,教师如何对学生学习掌握度进行判定?当下的教学评价标准应当如何设定……

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围绕以上问题,“香港118现场直播站2024年暑期AI赋能教师教学创新研修活动”在暑期首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研修面向校内所有教师,包括学校集中研修和院系研讨,研修内容涵盖理念学习、工作坊实操、案例观摩,分为“如何理解”“如何行动”“如何成为”三个篇章,分别指向教师如何理解技术、理解学生,如何应用技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变革三个层次。研修时间为7月1日至7月12日,7月3日至5日为集中研修,其余时段为各学部、院系自主开展研讨,并将在7月12日组织院系总结与交流研讨。

“第一篇章 如何理解”集中培训开展

  7月3日,“第一篇章 如何理解”的集中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在华东师大微信官方视频号和校内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近4万余人次;线下培训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214教室进行,学校各学部学院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点长、督导、教师代表等80余名老师参加。讲座由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授主持。

  上午的培训中,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和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分别作方案解读和理念引领的报告。戴立益作题为《AI for Education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他首先提到,以大模型技术为特征的AI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教师都面临挑战,当下的教育教学应当如何变革?他指出,当下,技术发展从教师的“教”的角度将因材施教变成可能,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将猜想和提问变成可能,从学校的“管”的角度将精准、人本的管理变成可能,从教学的“评”的角度实现了同步评价、多元评价、评价过程“微扰”,从资源供给来说突破时空限制,资源更加丰富,突破和虚拟结合。

副校长戴立益作报告

  华东师大在今年4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方案,从AI赋能专业建设、AI赋能教学全过程、AI赋能实践教学、AI赋能教师教育、AI赋能教学管理等方面先试先行,逐步探索。戴立益强调,通过暂停部分专业招生,引导语言类、教育技术学等专业转型发展,积极设置双学士学位专业、布局新专业,建设“AI+X”微专业等方式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通过AI教材建设、AI课程建设、“教”“学”“评”创新、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等举措保障整体方案落地。最后,他对本次研修方案作了简要介绍,期待学校教师在此次研修中碰撞出更多关于教学创新的思考。

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作报告

  闫寒冰作了题为《AIGC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报告。首先,她指出,在AI技术重塑职业市场的背景下,高校需培养具备以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人机共生思维等为代表的新质人才,而人机协同将成为教学、教研、科研的常态。

  讲座中,闫寒冰将数智赋能的学习场域分为了三组关系:AIGC赋能教师、教师指导学生使用AIGC、教师赋能AIGC指导学生,详细介绍了这三组关系中多种应用案例和她对其的辩证思考。此外,她还讨论了大模型技术的局限性,如“幻觉”问题,并呼吁教育者在使用AI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最后,她强调了育人为本、协同创新的重要性,需要通过跨学科、跨域合作更充分地应用AIGC为教育教学服务,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为构建智慧社会贡献力量。

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授作总结汇报

  周先荣在总结中指出,两位嘉宾对人工智能的深刻内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人工智能将如何促进并呼唤深层次的创新,即“要用全面而多样的思维能力超越知识无限的人工智能”,实现驾驭人工智能的目标。

  下午的培训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昱春教授和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程祥钰副教授在线作AI赋能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昱春教授专题报告

  马昱春从如何看待AI入手,分别站在教师、学生、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剖析,并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AI观。随后,通过多个课程案例,她详细阐述了AI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题目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从她的编程课角度提出,要实现AI赋能教学,教师需要抓住教学中的痛点,挖掘学生的真实需求。同时,她分享了在AI助教使用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介绍了以智谱清言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和她的课程中所用到的THU-AICodeTutor等智能体工具,以及如何利用AI助教为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程祥钰副教授作专题报告

  程祥钰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思辨读写教学中的应用与潜能——基于清华通识写作课的探索》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AI写作与人的写作的区别,由此引出清华写作与沟通课的底层逻辑和课程目标,应当是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随后,他以建设清华的写作AI课程为例,展示了在课程实施中通用AI、专有AI介入的不同时机、方式和目标,以及学生反馈的情况。他指出,AIGC无法走完最后“一公里”,而有深度的写作恰恰是去走“最后一公里”,由此总结技术发展的当下写作与沟通课中教学方式、课程目标、课程活动和评价的变化。最后,他用“过细”和“过粗”对目前AI应用于写作及评价方面的特点。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教育数字化有关部署,加速推进学校“数智跃升计划”,教务处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工作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全过程。本次研修,旨在帮助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使用AI,实现AI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推动智能时代下卓越育人模式转型升级。



图文、来源|教务处 编辑|邓安之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