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作出了全面部署。近三年来,华东师大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等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以“育人”“文明”“发展”为使命,坚持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目标,推动产出高质量的原创成果,推动基于原创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引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团队,引导科研人员扎根中国大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师大学派”。
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和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揭牌
校长钱旭红与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左)签署共建“华东师大-华美协进社中国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坚持以“育人”“文明”“发展”为使命,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华东师大牢记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香港118现场直播站的使命担当,以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为基础,着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一是将“育人”“文明”“发展”作为办学的三大核心使命,深入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工程”“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工程”“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三大工程。二是构建以研究型、开放型、服务型和引领型为特征的“新师范”模式,培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引领者,教师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国际教师教育的开拓者”。三是整合原社科处和文科发展中心职能,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研规划、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职能一体化。四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聚焦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重要问题,提出高质量的“师大方案”“师大见解”。五是成立调查与数据中心,打造文科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大数据与人文社科各学科的交叉研究,着力提升人文社科的原创能力。
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师大特色学派,推动产出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成果
华东师大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通过大力实施“精品战略”,设立“精品力作”培育项目和“重大项目预研究”,聚焦国家需要,回应民众关切,引领学术前沿,强化交叉领域和优势领域研究,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理论和解决世界问题中国方案的重要策源地,创建了一批特色学派。
叶澜教授及其团队扎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该团队传承教育学建设传统,紧紧围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变革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论和教育学的反思与重建等核心问题,提出并阐释了“教育”概念的中国式表达“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它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变革实践,以中国话语、中国思维方式,形成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整体原创型态,对我国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华东师大哲学系学者继承学校已故哲学家冯契等前辈学者的学风,形成了以杨国荣教授为带头人的哲学创新团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道路前进,以中国哲学为主要对象来进行逻辑与历史一致的考察,同时借鉴西方哲学的认识成果,做到了三者有机统一、综合创新,具有相当的国内外影响力,形成了冯契学派。
获批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数量大幅增长,产出了一批代表性的重大原创成果。在2018年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华东师大共有95项申报成果获奖,其中历史系王家范教授获得学术贡献奖,“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重新激活‘群众路线’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与如何”等17项成果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奖;“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基于‘事’的世界”等72项成果获得学科学术奖,另有5项成果获决策咨询奖,相比全市其他高校,华东师大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量增长显著。
叶澜教授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英文版
搭建话语体系建设平台,推动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理论成果
结合学科传统和优势,创建具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能力的研究机构,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创新研究。一是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新话语。二是成立中国智慧研究院,将着力贯彻如下四个转化:把中国传统智慧的历史形态转化为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把中国传统智慧转化为当代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熏陶;把中国传统智慧转化为化解人类发展重大难题的宝贵启示。三是依托全国重点马院建设,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提炼新话语。四是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主题,产出了一批具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2018年11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袁振国总主编)、《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改革开放40年终身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吴遵民著)、《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40年实践》(殷德生著)三种共12本成果,入选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
华东师大12本成果入选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
大力加强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华东师大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具有首创精神的教育实践,构建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一是2017年底设立“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心”,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研究平台;二是首创国内第一本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ECNU Review of Education(《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教育评论》),并在美国纽约隆重举办新刊全球发布会,赢得广泛赞誉;三是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合作,组织策划出版Curriculum Reform and School Innovation in China(中国课程改革和学校创新)大型英文书系,在德国出版专著《中德教学论对话》,大力推进学术成果“走出去”;四是拓展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接受的中国教育话语传播新途径。如,2018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AERA)等国际顶尖教育学术会议上设立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专场论坛。
加强科研基地和智库平台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能力
依托现有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工作室、上海高校智库,成立“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与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建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构建起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科研基地智库平台创新体系。
华东师大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高端论坛
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转化为制度。如教育学科多位专家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深度参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相关文件研究制订,深度参与国家课程改革战略决策的顶层设计;城市学科多名专家参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长江流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编制。二是,转化为决策。历史学、教育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的多名专家受邀参加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重要决策咨询会议,拓展专报报送渠道,加强智库团队培育,聚焦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编写决策咨询专报,获得采纳的专报数量逐年增长,《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创业创新政策支持研究》等一批成果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三是,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在主流媒体发文,就国际关系、教育热点议题等发表真知灼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连续参加俄罗斯瓦尔代论坛,并与普京对话,产生广泛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等多个指数定期发布,在相关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四是,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如华东师大教师主编的《数学》《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等教材都多达十几次重印,最大发行量多达3亿册。华东师大9家上海市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学校还成立了教材研究院,深入教材研究,推动教材体系建设。学校集多学科专家打造的《中国智慧》思政系列课程,以“中国智慧”涵养学生心灵。
积极推动全球布局,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华东师大冷战史研究中心在美国华盛顿与知名智库机构威尔逊中心联合设立冷战研究工作室,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正式设立工作室,打造为助推中国青年学者成长的国际平台,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
自2018年起,华东师大结合“国际+”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建设,与全球知名高校合作,打造专题研究和国别研究高水平学术平台,开展中国学研究成果讲演,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2018年10月12日,香港118现场直播站第一所综合性的海外中国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索菲亚宫举行,揭牌仪式之后,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布达佩斯中国研究中心、匈牙利罗兰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和外联集团联合发起“中国文化传播与中欧视野”研讨会。2018年11月14日,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与学校签署了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与KIMEP大学共建香港118现场直播站中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的协议。2019年4月12日,在美国纽约,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华美协进社中国研究中心(ECNU Center at China Institute)正式成立。2019年5月9日,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墨尔本中国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举行。世界历史学科在全球布点,设立工作站,推动世界历史学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化一体化发展。华东师大还积极通过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网络,主动邀请国内专家讲述改革开放故事、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扩大中华文化在域外影响力。
鼓励海外发文和学术专著外文出版,推动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去
通过实施海外发文资助项目、英文润色服务等激励服务措施,鼓励优秀学术成果在海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近三年在SSCI和AHCI的发文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17年华东师大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积极推动优秀原创成果走出去,杨国荣、童世骏、叶澜、沈志华、朱志荣、黄忠敬等教授的专著先后被纳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发行。如,叶澜教授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英文版2018年5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发行;2018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沈志华教授、夏亚峰教授有关冷战时期的英文著作。袁振国教授主编的《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由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出版社翻译出版。
华东师大一批专家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华东师大杨国荣教授担任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华东师大臧克和教授发起成立“世界汉字学会”并担任学会总会长。
推动人文社科英文期刊建设,打造话语权阵地
2016年5月以来,华东师大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文科类英文期刊已达5种:包括学报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合作出版ECNU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Technology and Learning、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统计理论与应用》)、教育部基地中国文字与应用研究中心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由英国世哲出版公司SAGE出版发行)、《香港118现场直播站教育评论》英文刊ECNU Review of Education(简称ECNUROE)。
我国高校首份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ECNU Review of Education隆重发布
探索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强化思勉原创奖品牌
为弘扬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治学精神,鼓励文史哲领域产出更多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华东师大2012年创设思勉原创奖,将“原创”作为人文学科学术质量的衡量标准,已被列入教育部认可的人文社科类重要评奖,也被认为是文史哲领域国内目前最高水准的民间学术成果奖项。2017年首次引入网络投票评审方式,进一步优化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探索与争鸣》期刊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加强对获奖作者及获奖成果的宣传,更加注重发挥标杆作用,引领学术创新。
思勉原创奖历年获奖作品
截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4届思勉原创奖,所获奖的20部作品(含2部提名奖),都是其所在学科领域中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者,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望未来,华东师大将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激发科研原创活力,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助力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构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新篇章。
图文、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彭佳 编审|郭文君